查看原文
其他

执事敬:我的博导经

马来平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05-1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摘要


“执事敬”即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君子”人格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核心要素之一,自然也是导师育人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基于此,在培养博士生的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言传身教:端正学生的专业思想;领读经典:促使学生打好专业基础;传、帮、带:打赢学位论文写作攻坚战。

作者简介


马来平,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

毫无疑问,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建设一支过硬的导师队伍,而要建设一支过硬的导师队伍,首要问题是提升导师的育人能力。“导师的育人能力”包含的内容很广,如导师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政治素质、敬业精神等都是制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而也都属于导师育人能力的范畴。特别是敬业精神,对于培养研究生至关重要。假设一位导师的业务水平很高,但他对研究生“放羊”、不管不问,一年到头见不了学生几回,恐怕也很难带出高质量的学生;或者导师只把研究生当劳动力,对研究生疏于教学与管理,尽管研究生通过做项目能学到一些东西,但效果必定大打折扣。一位教师既然当上了博导,学术上应该达到了一定水准。在这种情况下,不同研究生导师育人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研究生导师的敬业精神了。可以认为敬业精神是导师育人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

我们的祖先一向重视敬业精神,只不过他们习惯于使用“执事敬”或“敬事”这样的词。执事敬或敬事就是踏踏实实做事,就是敬业精神。例如,孔子在《论语》中多次讲到这一点:“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仁就是“庄重,敬业,待人忠诚。即便到了异邦,也是如此”。“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即治理有一千辆车的国家,第一位的就是敬业。孔子还说:“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即为朝廷做事,先做到敬业,再说俸禄的事。显然,在孔子那里,敬业精神是“仁”的基本要求,是为君治理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为臣服务朝廷的基本要求。敬业精神何等重要!在儒家学说以论述“君子”人格为主旨的意义上,可以认为,敬业精神是中华民族“君子”人格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干事、干成事、干大事的核心要素之一。既然如此,敬业精神理所当然地是导师育人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

下面,拟从研究生导师“执事敬”即敬业精神的角度谈几点看法。

一、言传身教:端正研究生的专业思想

端正专业思想,就是让研究生正确认识本专业,从而激发他们对本专业的感情、研究的乐趣和荣誉感,并对博士生阶段的学习有一个规划。即:端正认识;培养感情;鼓舞干劲;制定计划。这是培养博士生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只有端正了专业思想,才有可能使研究生甘愿为之付出,甚至奋斗终生。

就研究生的专业思想而言,首先,专业思想是每个专业人员一辈子的事,时时刻刻都要保持端正的专业思想。其次,不同专业是不同的,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不同;同一专业不同的研究方向不同,研究方向也有冷热的不同;不同研究生之间也有所不同。一般说来,几乎所有的专业都有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思想问题,不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都是如此。这个问题在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专业显得尤其严重。原因是该专业是文理大交叉,学习的难度大,在全国没开设本科专业,而我所在的学院又是科研单位,没有本科生,硕士生源质量也差,直接影响到了博士生源质量。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我对端正研究生的专业思想一直高度重视。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1.言传:提前进行专业思想教育

每年三四月份博士研究生录取名单确定后,我会找新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学业、生活和家庭情况,让他们先谈个人对专业的认识和读博打算,然后向他们介绍本专业和导师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历史、现状和前景,针对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树立信心、制定计划;同时把我制定的《山东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基本书目》发给新生,要求他们尽快投入学习,建议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业情况,尽快进入状态,全力以赴读书。从确定录取名单到9月份研究生入校,这段时间内,我会要求他们和我保持畅通联系,定期汇报读书进程和心得,并由我解答他们的疑问。这样做虽然占用了我的一些时间,但无形中使研究生延长了半年学制。正是在这半年的非正式学习中,新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专业思想得到了初步端正。

2004年,刘海霞以教育学硕士身份考取了我的博士生。入学前,我与她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针对她第一学历弱、非科哲专业出身、家务重等情况,希望她能清醒认识自己的差距,力争用四年的时间,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否则,她能否顺利毕业都不得而知。这次谈话对原计划在职轻松读博的刘海霞触动颇深,经过再三思量,她毅然辞去心仪的工作,专心读博。三年间,她手不释卷,甚至吃饭时都在读书或思考问题。虽然她家离学校很近,但她仍坚持住校内学生宿舍,将年幼的孩子交由家人照看,她甚至周末也不回家而在校学习。经过三年奋斗,刘海霞的专业水平全面提升,毕业论文被评为2008年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她毕业入职后,立即赴中央编译局做博士后,由于研究成果多,没几年就晋升为教授。

现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任副教授的宋芝业,第一学历也是专科。他来自农村,家境贫寒,自幼养成自卑性格。我与他谈话和在以后的接触中,处处爱护他的自尊心,鼓励他自强不息,结果激发了他昂扬的斗志。读博期间,他根据课程进度,或精读或泛读、节读,博览群书,写下大量读书笔记。其论文《明末清初中西数学会通与中国传统数学的嬗变》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并在毕业前半年内接连发表了5篇CSSCI期刊文章。

2.身教:为研究生做出献身专业的榜样

如果专业思想教育仅仅是口头说教,而导师本人对所从事的专业却朝秦暮楚、游移不定,我想这样的导师所进行的专业思想教育肯定不会成功的。所以,除了言传,我还十分重视身教。

我加入科技哲学研究队伍是1979年。我在大学时学的是半导体器件专业,但我自中学时代起就痴迷于哲学。于是,我毅然选择了具有自然科学和哲学相结合特点的自然辩证法作为自己的专业,加入了自然辩证法研究队伍。最初,我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搜集资料,专门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研究方法,了解它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旨在认清方向,明确目标。实际上是进行了一番专业思想的自我教育。

自那时起,迄今40年来,我一直耕耘在科技哲学领域,先后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了10余种专著。我向自己提出的口号是:“用理想统帅一生中的每分每秒。”我每天早上6点准时起床,晚上11点准时睡觉。不逛街、不闲聊,全神贯注做学问。不论从事什么社会活动,都尽可能地与专业联系起来,否则谢绝参加。每一届的学生把这些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他们端正专业思想,起到了榜样作用。

言传身教产生了明显效果。研究生入校后,他们的改变很大:每一个人不仅学会了积极主动地利用时间读书,还能自觉地抓住点滴机会思考、请教问题,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现为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副研究员的王彦雨博士颇有感慨,他说:“在跟马老师读博期间,我就像上了发条一样,感觉自己充满动力,将时间抓得很紧,埋头读书、写论文、思考问题,甚至春节都不回家。因此,三年下来收获特别大,非常感谢恩师。” 

受到影响的不单单是在读研究生,还包括我身边的一些人。某国企一位硕士毕业的副总经理,经常与我交往,请教或讨论一些学术问题,久而久之,他萌发了辞职考博、追随我从事科技哲学研究的念头。2012年,他毅然辞去年薪不菲的职位,考取了我的博士生。这位博士生在校学习十分刻苦,一毕业就被聊城大学内聘为副教授,随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接连获得两个国家级课题项目和一个省级重点课题项目,也出版了专著,发展势头良好。

二、领读经典:促使研究生打好专业基础

怎样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我认为,关键的一点就是熟读本专业的经典。

经典是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大浪淘沙,自然形成的最重要、最优秀的著作,代表着本专业阶段性的研究范式;同时,阅读经典,意味着与大师对话、和高手下棋,特别有利于打好基础、提高水平。为此我提出一个口号与研究生共勉:“半部论语治天下,十种经典傲学林。”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只要熟读了本专业最主要的经典著作,就可以在同行面前直起腰杆、有了底气。

所以我注重读经典,也要求研究生读经典。我们读经典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围绕“思考题”读经典

科学社会学曾长期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我开设的“科学社会学”这门课,就是和学生一起读该学科的经典著作。每本书我都经过反复阅读后归纳出最能反映该书创新点的思考题。上课前,将思考题发给学生,要求大家:每一部书至少精读两遍,并围绕思考题做好发言准备;上课时,鼓励每位研究生踊跃发言。有时观点发生分歧,同学们争得面红耳赤。我做点评,并对每一思考题讲明我的观点,引导他们继续深入思考。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培养研究生“不懈追问、直逼本质”的哲学思维方式。如果学生回答问题有偏差,我就会通过步步追问的方式,引导他们得出正确认识。在我的课堂上,每每有研究生会被问得哑口无言。研究生们对于我的“追问”教学方式感到十分紧张,为了避免在课堂上被问倒,陷于尴尬,他们时常会自发组织起来就所要讨论的问题提前“预演”。通过课前“预演”和课上“实战”,他们的思维严密性、逻辑性得到长足进步。我明确告诉同学们:“我在课堂上带领研究生花费数周时间阅读一本经典,目的决不仅是读懂这本书,更重要的是示范如何来读经典。”

2.“先讨论后辅导”读经典

出于研究科学与儒学关系的需要,在2020年疫情肆虐期间,我带领研究生一起开展了“四书中的认识论思想”读书活动。“四书五经”是儒家的核心经典,四书中的认识论思想是最能反映科学与儒学关系的文献。2020上半年,我们首先读了《论语》和《孟子》两部书。读书的方法是:首先,以颇具权威性的朱熹《四书集注》为主,参照今人权威解读,我和研究生分头用两周时间逐句逐字细读,力求原原本本地读懂全文,力戒望文生义以及强古为今、过度诠释;其次,摘录出与认识论有关的段落和句子,进行分类后予以解读和评论;最后,师生在三周内举行三次、每次三小时的视频会议。会上,研究生们先讲述自己的解读和评论,接着共同讨论,再由我用一上午的时间辅导式串讲全文,以及对此次读书会进行总结。同学们普遍反映,原来一直以为儒家学说无非是一种伦理学说,谈不上什么认识论,但是经过这次从认识论的角度深入学习之后,发现儒家认识论思想虽然比较粗疏,但已经比较强大,非常值得深入探究。这两次读书会不仅同学们收获很大,而且意外地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齐鲁晚报的“齐鲁壹点”网站、大众网、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网页、《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作通讯》《山东大学报》《国学茶座》和山东大学企业微信网页等媒体都分别进行了报道或刊发了长篇综述。

我坚持带领研究生们一起读经典的做法对同学们很有触动。在我的学生中,科研成绩突出的无一不是在苦读经典过程中打下了坚实根基。王刚是一位在职博士生,我根据其理工科学科背景,为他选定了“明末清初天文学与儒学的关系”研究课题。《崇祯历书》是此一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该书有100多卷,篇幅巨大、难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天书”。当时西方传入的天文历法和数学,以及中国传统天文历法的嬗变在这本书里得到了集中体现,因此必须要攻克它。我告诉王刚,《崇祯历书》是横亘在西学东渐研究道路上的一座碉堡,董存瑞的角色就交给你了。很快,王刚便对此领域产生了浓厚兴趣,也激发出了顽强的斗志。尽管王刚的家距离他上班的实验室很近,但为了节约时间,他坚持吃住在办公室,周末才回家。历时一年他精读了《崇祯历书》《历学会通》及相关明清科学著作,并积累了大量读书笔记。他不但顺利完成近50万字的毕业论文,而且还发表了4篇CSSCI期刊论文。

我本人在科研上也受益颇多。基于“科学的社会性”这门课,完成了一部名为《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以默顿学派为中心》的专著,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被学界评价为“有望改变我国多年来对有学科开创之功的默顿研究的薄弱状况”。本书先后获评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三、传、帮、带:打赢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攻坚战

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不是一篇普普通通的论文,实际上是通过这篇论文的撰写,让研究生接受科研全过程的一整套严格训练,因而完成学位论文绝非易事。因为一篇合格的人文社会科学学位论文,从选题、文献综述、观点创新、方法创新,一直到材料使用、叙述框架和学术规范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对于研究生来说,完成一篇合格的乃至漂亮的学位论文,无疑是一场颇有点残酷的攻坚战。而研究生导师要想指导研究生打赢这场攻坚战,是需要一点敬业精神的。

在这方面,我的做法可以概括为三个字:传、帮、带。

1.传:毫无保留地向研究生传授写作经验

多年来,博士研究生对写论文普遍感到焦虑。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生要顺利毕业,不仅要按照质量要求完成学位论文,还要发表2篇CSSCI期刊论文,后者实际上是完成学位论文的演习和步骤之一。一方面许多杂志公开拒绝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另一方面,近年来博士研究生的论文质量堪忧,特别是博士研究生论文抄袭等学术不端现象频频发生。这些情况使得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发表越来越难,以致滋生了普遍存在的“海投”现象:一篇论文错时投递数家、十多家、甚至数十家期刊,有的博士生甚至不惜走歪门邪道。其实,任何一份严肃的学术期刊都看重论文质量,珍惜自己的声誉。如果论文质量过硬,他们是乐于发表甚至是求之不得的。所以,解决研究生发表论文难的根本途径,乃是提高研究生论文的质量。

为了有效提高研究生论文的质量,2004年左右,时任副院长的我建议发挥文哲研究院专业众多、学科交叉的优势,面向全院研究生开设一门名为“人文科学方法论”的通选课,由各专业的博导共同讲授,每人一讲,专门讲授自己的治学心得、写作经验或正在写作中的论文思路等。我深信,不同学科的性质和研究对象不同,但研究方法彼此相通,可以互相借鉴。这门课开设后,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后来就变成全校通选课了。

讲授人文科学方法论课程,不同教师的做法不同,有的教师授课内容相对稳定,我的做法则是每年换一个题目,要么是专门讲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要么是通过讲述正在起草中的科研论文提纲,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科研体会。就这样,讲课和科研形成了良性循环:讲课不仅是把自己的科研体会和论文写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受益,而且也促进了自己的思考,通过课堂互动环节,还能搜集到思维活跃的年轻学子们的评论和建议。我通常是通过讲课,形成论文初稿,然后,利用应邀出外讲学的机会,在更大范围内再讲一次;最后,经过一年左右的反复修改,感到一切可能出现的漏洞都已消灭殆尽,才交杂志社发表。就这样,我居然在研究生论文写作方面发表了10多篇论文。而且基本上都发表在《自然辩证法研究》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两个重要期刊上。最近,在这些论文的基础上,我又完成了一部36万字的专著——《研究生论文写作技法讲堂录》,将于2021年5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

2.帮:多种形式帮助研究生写论文

导师应当时刻把研究生写论文这件大事挂在心上,随时随地给他们以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在这方面我们主要有以下做法:

(1)建立论文报告制度。除认真做好论文开题、预答辩和答辩等环节以外,我们专业还建立了论文报告制度。研究生可以随时申请报告自己论文的新进展。报告会上,研究生讲述自己完成的部分和遇到的难题;本专业的教师和同学们集体讨论,献计献策;导师点评和作总结发言。

(2)创办《阅读材料简报》。2009年4月,我们创办了电子版的科技哲学专业《阅读材料简报》。该简报内容为科技哲学专业相关的最新资料、本专业的活动动态、当下社会热点的讨论等。这份简报的主编和副主编由历届研究生轮流担任,每周至少一期。至今已坚持了11年,出了638期。该简报起到了资料共享、开阔视野、思想交流等作用。每期内容确定后,由主编或荐稿人写一篇按语,旨在简介内容和吸引读者阅读。由于写按语需要细读简报内容和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所以,参与办简报的研究生受益最大。其中担任主编时间最长的是王静同学,她当年主动放弃本校保送读研的机会,立志报考我的硕士生。她跟我从硕士读到博士,一直兼任《简报》主编。毕业后又兼任了两年主编,总共做了将近9年的主编。王静通过这种方式锻炼了毅力,也大幅度提升了学术水平,在研二期间便发表了CSSCI期刊文章,获得了第一届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毕业论文获评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她入职山东财经大学两年后就被破格晋升为硕士生导师。

(3)提供一对一的帮助。有的研究生在论文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往往会向导师发出求助。这时,导师应当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以免酿成事故。我的一位博士生因为发不出CSSCI期刊论文,曾一筹莫展,急得团团转。无奈,他请求我和他联名写一篇论文。尽管我一般不和学生联名写论文,但看到他的精神状态不佳,便欣然答应了。但我的条件是:不挂虚名,需做实质性贡献。这位研究生提出以他的硕士学位论文为基础写一篇论文,我对他说:“硕士学位论文你忙了三年,等成名后你自己改吧,咱们找一篇你比较满意的课程作业论文为基础即可。”后来他写一稿,我动手改一稿,有时页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就这样连续修改了三四稿,最后我们两人都比较满意了。这时的稿子与原稿一对照,已经面目全非,原稿文字保留下来的没几行。当时恰好一家CSSCI刊物向我约稿,我便把这篇稿子寄给了那个期刊。我那位学生一个劲地埋怨说好稿低投了。这次合作无异于我手把手地教他写论文,这个研究生既解了燃眉之急,发表了CSSCI期刊论文,而且在论文写作技巧上获益良多。

3.带:让研究生参与我的论文写作过程

一般地,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可言说的知识;另一类是不可言说的知识,后者被英国哲学家波兰尼称为“默会知识”。按照波兰尼的观点,这两类知识并非平分秋色,而是“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具有极度的默会性,而我们永远不能说出我们识知的所有东西”。就是说,默会知识存在于一切知识之中,而且往往是其中比较关键的部分。如导师的思辨力、鉴赏力、洞察力和科研风格等,这类知识是行动中的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生只有在导师的科研活动中跟踪不失,才能捕捉、体会得到。

在当前的大科学时代,任何科研和教学单位都需要克服各自为战的散乱局面而形成一股合力,聚焦学科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或者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问题。因此,学术研究需要提倡团队合作、大兵团作战甚至是国际合作,需要提倡多学科交叉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师傅带徒弟的指导方式可以丢掉。事实上,只要默会知识存在,就不应当、也不可能丢掉传统的指导方式。正确的做法是实现二者的恰当结合,把师傅带徒弟作为大兵团作战的一种有效补充方式。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比较注重让研究生参与我的论文写作过程。我写论文通常先将初稿在研究生中间演讲,听取他们的意见。文章基本满意后,发给他们修改。要求他们提出建设性的修改意见并对文字予以订正和润色。我让研究生修改文章,一点也不觉得有失身份,相反,闻过则喜。哪怕是改了一个字,我都打心里高兴和感激他们。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是我常常收获不少中肯的修改意见,而且同学们目睹和参与了我的文章修改过程,实际上是参与了我的科研过程,因而收获更大。我的不少研究生对我“文不惮改”的科研风格耳濡目染,也逐渐养成了重视修改、精益求精的习惯。我称这种做法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或“深度学术交流”。

另外,我还鼓励研究生善于“榨取导师的时间”。研究生与校内外专家交流的机会不多,除与同学交流外,最重要的就是与导师交流了。我经常号召研究生积极与导师的交流。导师的水平越高,就越忙,研究生要积极主动、见缝插针地与导师交流,让导师有限的时间尽量为自己服务。这种做法我戏称为“榨取导师的时间”。所有的导师都喜欢勤学好问的学生,而且教学相长,与学生交流,导师也会受益。所以这种做法是可行的。我勉励大家:与导师交流不要有畏难情绪。那种平时故意回避导师,总想等到做出点成绩再与导师交流的做法不可取,只有随时与导师交流,才能少走弯路。因此,我的研究生都养成了在课后、与导师一同开会的路上、会场间歇或帮导师捎送资料时请教问题的习惯。当然,我也主动约谈研究生,许多研究生往往把我约他们散步看作莫大的荣誉。我经常打电话询问他们读书或写论文的进度,以至于凡有我的研究生的宿舍,学生们普遍反映我给研究生的电话最多。这样做,实际上是自动延长了我“带”研究生的时间,我却乐此不疲。

科技哲学硕士生源一向比较差,专升本的比例超过半数,而且学生所学专业比较杂。诸如文秘、旅游、会计、幼儿教育、皮革,等等,五花八门,进而影响了博士生源的质量。但是经过硕士三年或博士四年的学习,许多学生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我所带的17名博士、50名硕士中间,有3位获评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有21位即近半数的硕士考取了博士生,而且大半是名校博士生。毕业后,目前获评副高以上职称者20人、担任行政干部副处以上者6人。这些成绩的取得,原因很多,或许与导师的作用也有一些关系。

研究生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培育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等各行各业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它关乎国家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的后劲,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因此,研究生导师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极其艰巨,也异常神圣和光荣。我们一定要对研究生导师这一社会角色心怀几分敬畏,弘扬传统文化“执事敬”的优良传统,把研究生培养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全身心投入,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导师。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在端正研究生的专业思想、促使研究生打好专业基础、帮助研究生打赢学位论文写作攻坚战等几个关键环节扎扎实实做好。

选自《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年第5期

觉得内容不错的话,让他们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